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高手在民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从集上回来,楚青就又风风火火地忙活起来。她是个闲不住的女人,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可在她的一双巧手下,却显得井井有条,充满活力。

    老爸刘建军还是一如既往地当他的“大忙人”,到年底了,村里买电器的多,他这个“明白人”每天的“业务”也明显多了起来,当然都是免费的“义工”,老妈楚青是个懂理的明白人,虽然有时候看到自己男人天天给别人“白忙活”,心里有些不乐意,不过只是偶尔嘴上埋怨几句,却从来没有拦着过。都是乡里乡亲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也不是啥大事儿,这就是楚青朴素的思想。

    至于刘宇凡,这两天是彻底撒开了欢儿的疯了一把,不是谁都有机会重新经历一次童年的,虽然刘宇凡的心性已经是快三十的成年人了,但玩起童年的游戏还是那么令人快乐。当然,他的快乐,和那些小伙伴们是不一样的,更多是一种重温,怀念。

    大年三十,一大早楚青就起来忙碌起来: 。厨房里烟雾弥漫,夹杂着诱人的肉香。刘建军则是带着儿子女儿在大街上放鞭炮。物质生活匮乏的1994年,放鞭炮算是过年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不光是小孩,就连大人也乐此不疲。当然,这时代农村还没有多少富裕户,大多数人家买的也并不多,能买得起一捆(100根)二踢脚的,都算是有钱的了,一般也就买个三、五十根,再穷点的就买几根,意思意思就得了。

    中午的午餐很丰盛,自家杀的大公鸡,猪肉炖粉条,炸丸子,蒸闷子(一种用淀粉做的特色食品)……七、八个菜摆了一桌子,中间是一条白鲢鱼。空气中飘荡着诱人的香气,就连刘宇凡也情不自禁地咽了一口口水。

    “哇,都是我爱吃的!”妹妹刘晓冉更是高兴的跳起来,忙不迭地坐在凳子上,操起筷子就开吃了。

    都是一家人,也没那么多讲究,老妈楚青一声招呼,一家人围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了起来。

    这是刘宇凡重生后过的第一个春节,眼下,无论是刘建军还是楚青,都不知道,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儿子,已经具有了超越这个时代十多年的思想,而自己一家人的生活,也必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大年初二,大寨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汗一个,可不是白云大妈签售《月子2》)

    扭秧歌,算是农村过年最热闹的一件事了。村里爱热闹的,有点儿“功夫”的,无论男女老少,这几天都把压在箱子底一年的秧歌服换上,猪八戒背媳妇、跑旱船、八仙过海、白娘子……一个个传统段子轮番亮相,秧歌角们都踩着五、六十公分高的木高跷,有“艺高人胆大”的甚至踩着一米多高的高跷,还时而来一段惊险刺激的单腿跳,引得四周围观的老百姓纷纷叫好。

    这秧歌队一开扭就要扭到正月十五,一个村一个村的走,至于演出费,也没有固定的数目,都是看着谁家的日子好过,就去单独给谁家里扭上一场,十几分钟,而主人也多半会拿些点心果子或是十几二十块钱,秧歌头统一收起来,再按人头分,多少无所谓,图得就是一热闹喜庆。

    往往这样的场面,是最吸引小孩子的,不光是那让人眼花缭乱的秧歌,还有跟着秧歌队卖糖葫芦、雪糕冰棍、各种小玩具的小摊,都如同磁石一样吸引着一拨拨的半大小子。

    刘宇凡和王小勇、刘俭几个人在人群里钻来钻去,不时放一根“二雷子”,或是买一根“糖葫芦”吃,甚是开心。这两日,三人不断被家里大人领着到亲戚家拜年,也得了不少“压岁钱”,刘宇凡就有二十多呢,按照1994年的物价,这仨人现在都是“大款”。喜欢枪的王小勇甚至还花一块五买了一把“炮子枪”,宝贝得不得了,时不常拿出来打一枪显摆一番,让刘俭羡慕不已。

    不过刘宇凡的兴趣,自然不在这上面。带着两个人七钻八钻,就钻过人群,来到了秧歌队的“乐队”前。

    说是乐队,实则就是几杆唢呐,几面铙钹,再加上一面大鼓。围在乐手旁边看热闹的庄稼汉也不在少数,虽然他们不懂音乐,但却并不影响他们喜欢。特别是大鼓那独特的韵律,那极富动感的、厚重的声音,总能让听者热血沸腾。用农村的话讲,带劲儿!

    打鼓的是村里的二大爷马华。马华不但棋下得好,打鼓也是一把好手,十里八村有好几支秧歌队,可论打鼓,还真没多少能敌得过他,用村里人的话讲,那鼓打得硬!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