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重活之完美时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时间来到了1979年9月23日,经过三天的操作,张俊义的1500多万港币终于都花了出去,平均以每股2.6元港币的价格共收购了608万股长江实业的股票。张俊义看到目标达成就和周怀远交代什么时候抛股票等候通知就下楼回家了。

    。。。。。。。。。。。。。。。。。。。。。。。。。

    1979年9月25日下午4时,沈弼主持了一次汇丰董事局会议,商讨把和黄股份售予李嘉诚。巧的是,在该次商讨出让和黄的汇丰董事局会议上,怡和及太古两大英资行的董事居然因故未到场,会议决定同意把股份售予李嘉诚。否则,上述两位英资大班决然不会轻易投票给李嘉诚,沈弼也很难轻易地拍板做成这笔交易。

    该项交易事前也没有咨询和黄管理层的意见,只是在会议结束后,通知和黄行政总裁韦理。和黄完全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汇丰出卖了,确切说是被自己的同胞沈弼出卖了。收购条件也极为优厚,李嘉诚只需即时支付总售价六亿三千九百万元的20%,余数可延迟支付。后来证实,李嘉诚所支付的两成定金,是一天前沈弼亲自批准贷款予李嘉诚本人的,而且,六亿三千九百万元的售价十分便宜,每股仅7.1元。和黄每股最低限度值14.4元,李嘉诚可说以大折让五成购得和黄,更得到汇丰的贷款支援。香港新闻界整日轰动,各报纸杂志纷纷用醒目的大幅标题,形容李嘉诚这次“蛇吞大象”式的成功收购,有如在香港上空投放了一颗原子弹,其石破天惊的能量,不仅轰动整个香港而且令股市狂升。

    《远东经济评论》指为“使李嘉诚直上云霄的一宗世纪交易”。

    《成报》称:英资大行落入华人手中,这一日,对于香港的资本财团发展史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信报》:李嘉诚这次“蛇吞大象”式的成功收购对香港社会历史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载入史册的转折点。

    李嘉诚举行长实上市以来最振奋人心的记者招待会,一贯沉稳的李嘉诚,难掩兴奋激动的心情,以自豪的口气宣布:“在不影响长江实业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本公司已经有了更大的突破——长江实业以每股7.1元的价格,购买了汇丰银行九千万普通股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股权。”

    。。。。。。。。。。。。。。。。。。。。。。。。。。。。。

    历经半个多月的股市发酵,张俊义再次踏进了汇丰银行证券交易部,长江实业上涨趋势开始平稳,价格已经从原来的2.6元港币上升到现在的8.6元港币,涨幅超过了330%。

    进到了自己的专用包厢张俊义对周怀远说道:“可以了,平仓吧,争取今天全部抛售完毕”。听到张俊义天的指示,周怀远没有提出疑问开始打起电话来,平仓平的很快,很多股民都觉得长江实业是超优质股,市场上是供不应求。

    “张先生,统计出来了”周怀远一脸的震惊说道:“扣除手续费以及杠杆的费用一共是5215万。”不怪周怀远不震惊,他亲眼见证了不到半年一位半亿富豪的诞生。

    “好!辛苦你了!明天我再过来,明天开始我们操作期货,你帮我申请一下10倍杠杆!这次完成后给你包一个大大的红包!“张俊义大笑一阵对着周怀远说道。

    张俊义到了位于广播道的家中,坐在沙发上一边喝着茗茶一边回忆着白银期货也就是有名的亨特兄弟白银操纵案——白银星期四事件:在大豆市场的成功使尼尔森-亨特洋洋得意。与此同时他还在进行另一种商品的交易,这种商品比大豆贵重的多——那就是白银。在大豆期货获利了结之后,亨特家族更可以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对白银现货和期货的炒作,而且他们这次还找到了可靠的战略投资者,作为其垄断国际BY市场的盟友。实际上,在大豆期货官司结束的1977年9月,亨特家族已经完成了巨额的白银囤积,而且白银价格早在1976年就出现了大涨。1979年夏天,亨特家族与全世界白银交易商的决斗开始了。尼尔森-亨特通过其控制的“国际金属投资公司”,向纽约和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下达了累计4...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